印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
光伏组件是最接近终端客户的环节,具备供应链管控、一体化程度高的TOP 5企业更利于掌握头部客户资源。而阿特斯2020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越南、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
隆基海外组件出货量占比 53.8%,全年海外收入214.61亿元, 同比增长70%,营收占比提高至39.32%。而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在TOP 5阵营中,隆基2020年竞平价项目规模近2GW,天合、晶澳、晶科竞平价规模接近1GW。CR5有望提升至80%以上,巨头竞争开启随着组件企业2020年报陆续出炉,2020年其组件出货规模也终于明朗,据统计隆基、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2020年组件总出货为86.39GW,较去年大涨67.7%。例如美国市场盈利能力远高于其他市场,而受美国双反等政策限制,在当地及第三方产地设厂的龙头企业出货渠道更为顺畅。TOP 5企业海外制造基地分布反观国内市场,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下,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兴电力系统将唱主角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山西省太阳能电池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4.3亿元,同比增长200%,占同期出口总值的77%;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方式出口1.3亿元,同比增长21.9倍,占比23%。2021年以来,针对山西省内太阳能电池出口运费高、在途时间长等相对劣势,太原海关推行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作业无纸化、压缩通关时间等便利措施,提升太阳能电池出口通关效率。从全球看,我国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全球70%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是中国制造,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200亿美元。
硅料环节有一大特殊性投资强度更大,技术难度更大,投资周期更长,生产弹性系数更小(相较其他环节)。以消费端为例,交通运输用油约占我国每年原油消费的70%,而燃油汽车百公里油费约为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费的4到5倍,因此以输出的等效能量计算,消费端的电价为油价的1/4到1/5。当前光伏发电已基本实现平价上网,因此发电成本实际已经降到了10美元左右每桶原油的价格,且发电全过程零污染、零排放。截至目前,国内硅料产能集中在通威股份、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亚洲硅业、新疆协鑫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江苏中能等大厂。
在此背景下,加快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是实现我国碳中和路线图的关键。刘汉元介绍说,例如去年8月,葡萄牙报出1.32美分/千瓦时的中标电价,约合人民币九分钱,成为当前全球光伏电站最低中标电价。
显然,这也是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的底气所在。同时,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预计到2050年,新能源发电可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80%,其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量累计占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据悉,通威股份目前新产能的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已经达到了全行业较低成本。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0.5万~11.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1.08万元/吨,环比上涨4.23%。未来在碳中和路线图下,光伏装机需求则会长期保持较大的增速。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再次形成高度共识,共同推进人类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年报显示,2020年,通威股份完成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17.69%,实现净利润36.08亿元,同比增长36.95%,扣非后净利润为24.09亿元,同比增长4.06%。
隆基股份的供应已从国内硅料企业转向到海外,海外硅料是高成本产能。光伏发电替代优势明显据了解,在当前新能源的应用中,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严虎预估,预计行业在2022年有效释放的新增产能,理想状况下有10万吨 ,硅料价格大概率维持在高位。这意味着,碳中和路线图在提升新能源长期景气度的同时,光伏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势必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的估值来自各个环节的相对稀缺性,供给关系会影响产业链内部的利润分配。需要注意到,光伏产业只是通威股份的主业之一,水产饲料业等农牧板块仍在其企业发展投入之中。不过,通威股份是少有在今年扩产多晶硅料产能的企业,比如四川乐山二期产线将在10月底建成;云南一期将在12月底建成。2021年硅料供给非常紧张,尤其是三季度开始,四季度会到新高点。严虎表示,现在,全球光伏产业仍然保持着平均年装机量20%~30%的增幅,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在通威股份的光伏板块中,硅料环节备受关注。
严虎表示,这意味着硅料扩产难度和门槛更高。光伏装机量刺激产业链繁荣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48.2GW,同比增长约60%,累计装机规模已达253GW;在制造端各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6%、19.7%、22.2%和26.4%。
通威股份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乐山二期和保山一期共计10万吨产能将在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产能预计在2022年底前投产,预计2021~2022年硅料供给呈紧平衡状态。过去十多年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最低中标电价纪录被不断刷新。
公司将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贯通。下游爆发的装机需求也激发了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上涨。
在刘汉元看来,如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光伏发电的优势则更加明显。早在去年8月,隆基股份与亚洲硅业签订预估94.98亿元多晶硅料采购大单,约定2020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合计采购多晶硅料12.48万吨。根据安泰科的数据,上一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4.0万-1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4.78万元/吨,周环比上涨5.42%;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3.8万-14.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4.4万元/吨,周环比上涨5.88%。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早在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宣布了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获得了欧盟及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比如182单晶硅片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超6%;根据广州发展等企业最新的光伏组件招标报价,组件龙头报价从前期的 1.60~1.65 元/W上涨至1.70~1.75 元/W 水平。目前,世界原油价格为40-50美元每桶,故等效能量的电价成本约为10美元左右。
伴随行业整体扩张,行业未来是否面临供给过剩的情况?我们判断目前硅料不会出现过剩。不过,渔光互补一体的光伏发电站则很好地助力了通威股份两大主业间的完美跨界融合,预计未来渔业养殖中广阔的水面面积,将成为各家头部光伏企业不可忽视的终端装机战场,深耕水产和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通威股份显然早已领先业界一步。
加快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利用,将是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需时间的关键。随着通威硅料市占率的提升,其市场议价能力也将得到强化,这意味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再分配将向上游靠拢。
但从市场供需结构看,上游硅料的紧缺程度已显露无疑。他认为,隆基推出几项技术,都成为了目前行业的主流技术,这是隆基对行业的贡献。据不完全整理,未来五年规划之中,光伏年新增装机规模67GW以上。一位投行分析师表示,这也是通威等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全产业链的原因所在。
筑牢技术壁垒事实上,在碳中和路线图下带来光伏装机繁荣的同时,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变革也在悄然进行中。不难发现,通威股份在2022年底前的新增产能将超过2020年五家头部企业目前合计产能的1/4。
这对于头部企业来说,谁能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护城河,谁就能在未来主导话语权。而通威也在双主业的另类格局下尝试布局光伏全产业链。
据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统计,截至2020年底,市场上超过半数产能已经被锁定。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上,有了更为明确的艰苦努力和付出。
此外,缅甸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与马来西亚Petronas、泰国PTT及印度Jubilant等9家公司签署了陆地油气勘探协议 [阅读]
种种迹象表明,天然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期望值很高的低碳、高效、低污染能源,成为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阅读]
据7月18日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该市石化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26.2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1.1%。 [阅读]
在这一形势下,中央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为调结构、转方式留下了空间。 [阅读]
同时,中国石油总公司为配合油气管道建成后的开发利用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贵州省兴建多种天然气利用设施,包括天然气加气母站、加气子站等。 [阅读]
此次所开钻的南海,拥有约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70%的资源都蕴藏于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 [阅读]
国内石油消费增速随之出现下滑,与十二五开局之年淡季不淡的旺盛市场消费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成品油尤其是柴油消费乏力,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甚至出现了加油站竞相打价格战的情况。 [阅读]
以后再加天然气价格有望更便宜据了解,目前在新奥加油站天然气的零售价格为4.52元。 [阅读]